走进语文,邂逅新知旧友
——省实验名师指导语文学习与暑期阅读
今天语文组教师给准高一学子发的是重磅福利!教研组长李海平和2017届备课组长张慧玲联袂推介高中语文学习。高中怎样学语文?假期阅读什么书?快来了解吧!
以热爱、兴趣、积累、思考走进语文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李海平
语文是高中学习的基础学科,也是性灵学科。她能增加我们的学识培养我们的思维逻辑能力,也能丰富我们的情感提高我们的素养。如此审美与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高中学习的投入与努力。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加之近几年的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提高,试题的难度加强,势必从方方面面做好学科的知识储备。
首先,树立读书的意识。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成长史。”试想,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多么神圣、多么微妙、多么复杂、多么精彩的一种精神活动,一种灵魂的成长,它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读书。大之而言,读书让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体验情感、启智人生,能让我们获得学习和生活的动力甚至是人生的追求境界。小之而言,读书能提高我们高中学习的文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此才能应对高考。书籍的选择以兴趣为前提,以经典厚重为基础,选择中外名著、现当代的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哲理散文、中外人物传记等来阅读。必能有更大的收获。让读书成为习惯。
其次,养成识记、积累的习惯。
“识记、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当然不是死记硬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因为语文知识是驳杂的、散见的,就要养成积累的习惯。机会属于有储备的人。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课上经典文章名句名篇、文化常识、成语、文言词汇以及作文中的格言、素材。对这些知识,只有养成记忆和积累的习惯,才能收获高考语文成绩。而记忆需要理解记忆、反复记忆。应对试卷的能力是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
第三,提高表达和思维能力。
高中的课堂是活跃的,课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近几年的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平日的学习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同时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将思想借助语言的方式准确、到位、富有逻辑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课堂积极主动发言,生活中与他人做有益的交流,多动笔,多写作。
语文博大精深,生活处处皆语文。愿学子们徜徉在文学间,思考在生活中,快乐在学习中,赢在高考,赢在生活。
书香暑假,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学子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张慧玲
走过中考,穿越了人生第一条艰难的隧道,明丽而轻松的假期终于开始了!两个月的假期,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读书便是其一。阅读,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打开书,我们就走进了神秘的世界,叩开了未知的大门。读小说,在故事中窥视人性,预演人生;读历史,在过往中洞悉得失,修身正己;读诗歌,在唯美的文字中享受内心的自在逍遥;读科普,收获知识和思考,享受探寻真理的乐趣。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气质、气场、气量、气魄,往往跟他的阅读、历练构成因果关系。读书,是涵养精神世界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读书之于语文学习,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血脉之与躯体。学好语文的诸多要素中,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读书的引导,每个学期编辑的《书声琅琅·含英咀华》等系列,就是为实验学子奉献的精神盛宴。从《圣经》《论语》遥远的回响到海子、徐志摩飞扬的诗情再到周国平、卢梭、黑塞睿智的哲思,一篇篇经典,一页页时文,开拓了同学们阅读的视野,也为语文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基。每个假期更是集中读书充电的好时机,老师们也总是会及时推荐优秀书籍,2017届毕业生在高中的寒暑假中就集体阅读了《追风筝的人》《亲爱的安德烈》《渴望生活:梵高传》《愿生命从容》等经典好书。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交了一位好友!希望刚刚参加完中考的同学们,安心静心,和自己的新知旧交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
下面给同学们推荐几本书:
1.读读诗词,为高中的诗词学习做好准备。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周汝昌,中华书局
《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北京大学出版社
《唐诗选注》,葛兆光,人民文学出版社
《宋诗选注》,钱锺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知其所以然,培养理性精神。
《成长是一件孤独的事》周国平,中国青年出版社
《谈美》,朱光潜,中华书局
《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商务印书馆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肖恩·柯维著,陈允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3.博采众长,百川入海。
“青春读书课”系列:严凌君,海天出版社
《成长的岁月》《心灵的日出》《世界的影像》《古典的中国》《白话的中国》《人类的声音》《人间的诗意》
李海平:教务处副主任、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省中小学教学能手、省“三育人”先进个人。《边城》获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雷雨》获东三省教学展示一等奖;边城》说课获国家级一等奖,《赤壁赋》说课获东三省说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承担多项科研课题;担任编写习题集主编,出版了多种练习册。
张慧玲:2017届语文备课组长、硕士、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国家级赛课一等奖,“国培计划”培训班优质观摩课,主持的“十二五”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互动式作文教学研究》顺利结题,教学论文及科研成果获奖多篇,发表三篇,参与编写省教辅资料《模块学习与检测》。指导多名学生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