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由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的特点,我校组织学生在暑假期间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成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高一学年做了充分的准备。
第一步:征集课题,形成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单
高一学年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特点,每位教师都提出两个选题,整个学年共确定120个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自主组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选择课题,确定导师。
第二步:方法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报告会
7月17日下午,高一学年举行了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报告会,刘传江老师主持,我校范哲峰老师和哈尔滨工程大学陈岩教授主讲。
专题讲座一:社会峰,国际范

范哲峰老师向高一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流程并讲述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意义,他表明,“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科学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让同学们学会分享和合作”,此外,他以此为题,提出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关系的探讨,并延伸到对平日上课的反思与归纳。
专题讲座二:创新与求实
陈岩教授用幽默、亲和的表达方式,通过多个典故及故事向高一同学们表达了创新的重要性,告诉同学们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要有自己的思考。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寻找文献的方法——“九屏幕法”。
第三步:研究性学习开题答辩会
学生选题,填写开题报告书,并参加了开题答辩会。7月18日上午,各班举行了研究性学习开题答辩会,各班班主任和一名导师参加答辩会。开题答辩会主要是学生汇报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小组成员分工,研究阶段,预期成果等,然后由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和指导意见。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丰富了同学们的假期生活,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精神,提升同学们的研究素养,促进同学间友好沟通协作,为未来大学生活做好准备。老师们期待着,假期归来,同学们都能交上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