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12-13阅读次数:6395
12月6日,“2018年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在我校举行,我校孙景峰校长、符丽萍书记应邀出席培训班的开幕式并讲话。开幕式及培训会由省教研员许虹宇老师主持,省教育学院郭颢主任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教研员曹亚风老师、赵淑梅老师出席开幕式。 孙校长做讲座 孙景峰校长首先应邀为来自全省各地的教研员、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讲座。孙校长重点阐述了如何从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学校顶层设计出发进行课堂实践和课程建设,介绍了我校课程开发的经验和实例,并用详实的案例分析阐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和“问题化学习+pad教学”的探索成果,还分享了我校中加实验班的课程开发和综合素质评价经验。 讲座结束后,由6位老师带来8节精彩的现场课、说播课展示。我校张平老师进行了示范课展示,随后又进行了说播课展示和介绍。孙博文老师进行了说课展示。
张平老师展示课 张平老师的现场课刚刚获得了全国教学比赛的最高奖项,授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选修教材中的“配合物理论”简介,属于概念理论课,内容比较抽象。为此,张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两条线索,主线由硫酸铜溶液为何为蓝色引发,暗线为深入微观本质,分析配位键的形成,认识配位化合物。
孙博文老师说播课 孙博文老师的说播课内容是数字化实验的定量分析,这节课也在去年获得了全省一等奖,并入选省队代表黑龙江参加全国赛。孙博文老师详细介绍了传感器在定量分析中的使用和优点,并介绍了利用传感器探究多元弱酸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分步反应的过程。 两节课都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的问题为主线,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宏观性质深入微观结构,学生在对知识本原的探求中加强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等科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站在研究课程的高度,基于高中教材,又不仅限于高中教材,打开学生视野,搭建一个阶梯,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对事物认识,实现了学生们的自主发展。 现场示范课 下午的培训中,来自大庆实验中学侯立老师进行了《探寻海带中的碘元素》的现场示范课,哈九中的李鑫老师进行了《数字技术对钢铁吸氧腐蚀的实验探究》的现场示范课并进行了说课展示,哈九中的方雷老师进行了《从溶度积曲线看数学知识在化学中的应用》的说课展示,师大附中的杨冬滨老师进行了说播课的反思。几位老师的课都赢得了培训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肯定。 承办此次高水平的培训,化学教研室的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在我校“学术引领、问题驱动、自主发展”的理念引领下,省实验化学教研室的老师们一定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勇做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