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S项目简介
AFS 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 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 Inc.)合作在华开展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人群,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杰出人才,从而促进全球对话,推动世界和平。
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成立于1947年,是以中学生为受众群体,以跨文化交流为内容的志愿性多边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全球共有59个AFS伙伴组织,项目分布在103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咨商地位。
1981年,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通过我驻美使馆与原国家教委外事局展开合作。1985年,原国家教委外事局委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负责执行该项目,成为CEAIE-AFS项目,于1982年派出首批中学教师,1997年开始派出中学生,2001年开始接待学生来华交流,并于2010年组建跨文化研究团队,推广国际理解教育。
三十余年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7个省市的合作单位开展CEAIE-AFS项目,项目总参与人数逾7000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熟练掌握非通用语、理解文化差异、具备国际视野的青年人与知华友华的国际学生,得到广大学生、家长及学校的高度认可,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人文交流项目之一。AFS项目特点及优势
(1)健全的支持体系
派出国和接待国的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和地方管理办公室、接待学校、接待家庭和联系人组成的四角支持体系;
派出国和接待国的24小时紧急电话支持;
全面覆盖的AFS医疗保险及附加福利。
(2)国际化的评估体系
通过全球统一的客户满意度( Custom Service Evaluation,简称CSE,其中包括派出学生、派出家庭、接待学生、接待家庭、派出学校、接待学校)和伙伴组织满意度(Partner Service Evaluation,简称PSE)进行问卷调查全面评估项目质量。
(3)专业化的培训体系
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分为七个阶段对交流生进行跨文化学习的系统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接待国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外语应用和交际能力。
(4)志愿性和公益性
AFS项目为交流学生安排的海外接待家庭均是富有爱心、充满奉献精神的志愿接待家庭。在项目期间,为交流学生提供与自家孩子相同标准的食宿且不收取接待费用。相比于普通的收费寄宿家庭,AFS的志愿接待家庭在接待学生期间, 会投入更多真情实感,带领学生积极融入当地社区生活,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和体会当地文化的机会。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AFS项目运行情况
我校以其省教育厅直属的地位和多年来良好的办学声誉获得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的批准,成为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学校,具备派出学生和接待国际学生的资格。从2005到2019年,我校成功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典等国的30余名国际学生,成功派出40名左右的学生到美国、荷兰、意大利、丹麦、瑞典、德国等国家。这些学生都与其接待家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校本着希望交流学生能完全融入中国高中的学习生活,希望他们体验最真实的中国高中,所以对他们严格要求,学习作息时间也都按照我校学生的时间来执行。在单独开设的汉语、书法、乒乓球课、马术、高尔夫球、红酒、礼仪、古琴、茶道、国学等素养课程以外,其他时间都需要在班级里,跟班级同学一起上课和活动,需要遵守校规和班规。
在中国的这一年,AFS学生跟班上同学一起,参加了运动会,篮球赛,为自己的班级呐喊加油,参加了艺术节,演唱的中文歌曲获得艺术节一等奖,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参加了心理健康日活动,跟同学们一起游戏,用中文写下她们的幸福愿望和感受,她们都会画很可爱的漫画,也用这个专长为班级制作黑板报,他们英语比较好,有时帮助英语老师开展课堂活动。
在接待家庭的活动是她们更重要的体验,也是考验,接待家庭的父母付出了很多精力和辛劳,在悉心照顾的同时还带他们尽量多的领略中国的文化,参加各种活动,在他们的中国家庭中不仅有父母和姐妹,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姑姑阿姨舅舅表亲堂亲一大家人,中国的家族观念和家庭关系在这些日常生活中体现得比书本上真实具体得多,她们在家里有时给接待家庭做他们的家乡菜,也学做了中国菜,跟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包饺子。对中国的生日、婚礼、各种节日风俗等都有了直观的了解认识。十几岁的她们也难免有任性幼稚懒散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接待家庭的父母的包容和谅解,用积极的态度接纳的心态解决磨合中的各种问题。接待外国学生的过程其实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的一个过程。同时为我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平台。
注:为班级校篮球比赛做啦啦队队员。
注:与同学一同周末做社会实践活动 注:参加学校的50华里远足活动
注:参加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素养课程之马术课
注:美术课
注:参加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国际部茶道素养课
注:音乐课
注:汉语课
注:与接待家庭在一起
注:与同学们一起运动,做游戏。
注:参加学校运动会

注:参观黑龙江省博物馆 注:跟接待家庭姐妹在一起
注:派出学生---郭雅婷在美国
注:派出学生---姚季翔在意大利
注:派出学生---赵明杰在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