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红——让爱在心里流淌


薛红老师
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优秀教师
首届全国百名优秀班主任之星
黑龙江省骨干教师
黑龙江省高中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省重大课题“黑龙江省创新教育与实践研究”优秀教师
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
市优秀班主任

每一个荣誉都记录着一段探索的历程
向前的脚步仍在继续……


二十五年,倏忽而逝
迎来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调整适应不断变换的教育环境
但心中从未改变的
是我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执着与热爱
我在一次次与学生的倾心交谈中
在反复推敲教案实施教学的苦苦思索中
逐渐褪去了青年教师的那份青涩
又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
迎来了一份教育工作者的成熟
我把今天给我一名学生,明天还你一个栋梁
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
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奋力走出一条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

科研先导,导学互动
在教学上,我坚持“科研先导”方向,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以“需要模式,但不能‘模式化’”为指针,以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构建了“导学互动”语文教学模式,并在“导学互动”基本式上又产生出几种变式:
引导学生自主走上讲台的操作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品味含蓄隽永、思想深刻文章的品读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积淀的拓展性研读式教学法
这些教学模式激活了语文课堂教学,并使之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有效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德育上,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长期寻求有效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我认为,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环境,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孩子的成长效果是不同的。
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家庭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的现实挑战,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有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基本规律。
我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体会,早在2001年就提出并主持了科研课题《“家校互动、情理互促”班级管理模式研究》,并通过自己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将这一课题研究落到了实处。多年的探索与积累,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位学生家长在给我的信中曾这样写道:
“作为家长,真心地感谢老师教育孩子知道了理解和体谅别人,这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一种可贵的收获。这种收获会伴随孩子终生,使他受益非浅。因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除了有智商的因素,还要有情商的氛围,是薛老师使我儿子懂得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能为班级做事,能为同学服务,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净化。”
家长诚挚肺腑的话语让我体验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以炽热的爱温暖每一位学生的心底,也因此获得“首届全国百名优秀班主任之星”荣誉称号。
探索规律,解决难题
在教研上,我坚持“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带动教学水平提高”的理念,结合自身曾经做教研组长的经验和体会,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教师工作的本质就是研究。我把教学和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每个难题作为课题,把解决难题的决心作为动力,不断收获一个又一个专业成长中的乐趣。
我先后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二十余篇,或在杂志上发表,或受到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奖励;
参与编写的《创新作文大系》高中卷Ⅲ、《自学辅导教学实践与探索》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自学辅导语文实验教材》(一至六册)分别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本人获得了“全国大语文实验优秀组织者”、“省级骨干教师”、“省课程改革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多年来的教育工作,使我始终坚定一个信念: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去实现自己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当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脉搏时,我感到无论快乐还是忧伤、充实还是忙碌,都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
展望未来,无需扬鞭,依然用爱做自己无比钟情的、饱含温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