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楠——让书香弥漫校园,把真善美的种子洒播进学生心田
发表时间:2018-10-17阅读次数:6903
她是第一个把学生带进图书馆读书的语文教师;
她是每一届都要为学生开书单,鼓励学生博览群书的语文教师;
她是为学生开设阅读课、读书心得报告会、读书手抄报,设图书角、做读书摘抄分享会的语文教师。
她就这样默默的执著于她20年如一日的教育教学理想:“让书香弥漫校园,把真善美的种子洒播进学生心田。”
她就这样虔诚践行“书香语文之路”,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她为自己定立这样的人文目标:
成为语文教学之路上播撒真善美种子的启蒙者;
成为祖国经典文化的传承者;
成为用博学去创造的智者;
成为厚德去载物的仁者;
矢志不渝的成为不失赤子之心与悲悯情怀的学者。
她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大型演讲、写作、朗诵、主持人比赛中频频获奖;
她也成为全国培养文学新苗园丁教师,
“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特级指导教师,
黑龙江省“教育频道名师讲堂”客座教授,
哈尔滨市记功教师,
市级语文骨干教师,
多次在全国、省、市科研成果评比和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为“国培计划”做优质观摩课。
指导多名学生获得省市国家级作文大赛一等奖,
是全国作文特级教练员。
她的研究成果《语文教育要培养读书人》在全校交流,在国家级期刊《中学语文教育通讯》上发表。
数十篇科研成果与论文发表于省市及国家级语文教学期刊,多篇论文收录于名师教学论文集。
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悟出一个真谛:
如果教师没有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人,没有让自己的内心经常充满幸福、爱与感恩,那她所教授的一切训练都毫无意义。唯有教师先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理性、幸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带给学生力量与智慧的教师。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她是孩子们眼中的仙女姐姐
是同事们眼中的正能量天使
是教育教学岗位上的一米阳光
她不仅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语文教师
更是父母眼中的孝顺女儿
爱人眼中善解人意的温婉娇妻
朋友们眼中有求必应至情至性的贴心知己
正如白岩松所说,“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写的人。”一辈子在做人,更在学习做人。至情至性至真至纯的人生,任重道远!
无论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论,无论多么进步的时代和社会,无论教育路径怎样规划和管理。大道至简,教育回归返璞归真,就是两个字:陪伴。没有陪伴,就没有教育。
每一位教师都是陪伴孩子生命成长、丰盈、强大的天使。教师的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这世间有一个人会把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教师的陪伴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而教师就是把世间最好的陪伴带给孩子的天使。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懂得陪伴,也就是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2016年8月17日,五个小时的寻找、陪伴,安慰,沟通,贾楠老师救回了一个离家出走,想要轻生的高三男孩。当半夜十一点,贾楠老师把孩子送到母亲手中,自己回到家中时,已经精疲力尽,几近虚脱。因为这与生命赛跑的几个小时,责任太重太重.......如今,孩子已经以603分的成绩考入吉大。开始了全新的生命成长。临行前,孩子为老师写下了一首小诗,“这是我为你写的第一首诗,但绝不是最后一首诗......
如果你问我,当教师20年了
有什么感受可以分享吗?
我想说,每一位教师的生涯之路
都是风雨兼程
就像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悲欣交集
那是生命本来就有的样子
正如生老病死般自然
唯有悦纳,包容
并时刻记得,自己的普通与平凡
时刻记得那些恩赐与恩情
那些帮助与关怀
学会谦卑的去做
一粒沙,一滴水,一棵树........
于是学会每一天都问自己:
我的道德进步了吗?
我的学问进步了吗?
我的工作进步了吗?
我的身体进步了吗?
在数十年的读书生涯里尤喜苏轼
喜欢他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喜欢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
喜欢他不知东方之既白的通透
喜欢他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悲悯
就这样,默默地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
去沉淀着苏轼般水月澄明的境界
对自己写下: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