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润物细无声


用真诚的关怀   温暖学生心灵

爱是春雷,能惊醒迷途的孩子;
爱如夏雨,能沁入学生的心脾;
爱是秋风,能拂去孩子心灵的尘垢;
爱如冬日,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只有我们用真诚的爱心,
才能敲开学生们那扇
紧闭的心扉之门。
每一扇门的后面
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
每一扇门的开启
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每当节日收到学生的问候时
我感到收获的幸福
每当看到学生的贺卡上写着
“老师你永远都不要变”时
我坚信自己的追求
每当我读到学生的文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看到影响的力量
我深知,教育是用人去影响人
好老师的第一要素
是他们的生命之爱
是他的人格力量


教育就是影响
伴着一届届学生高一,高二,高三的生活,不知不觉转眼工作十六年。
今天,当我回顾这十六年的生活,当我翻看一届届学生的照片,不禁感叹时光是个奇妙的东西,有人可能很在乎它在你的面庞留下的痕迹,而我更注重心灵之树的年轮。
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努力做好却并不简单,我深信,教育就是影响,影响就是力量!
记得某个教师节的早晨,我收到一位毕业学生的短信,她说:“老师,或许你已经忘记,我永远忘不了你和我的那次谈话,当时的我正身处彷徨迷茫,你鼓励的话语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力量,好像在我爬坡的时候有人在身后推了我一把,让我勇敢前行!”
那次谈话我真的忘记了,但印在我脑海的是当初这个孩子明媚的脸。

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矿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林格曾说:“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不应随意怀疑、讽刺、挖苦学生,损伤学生自尊心,而应抱着“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矿”的心态去热心地发现学生潜在的优势,并想方设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去鼓励孩子战胜自我,大胆实践。
班里有位同学,成绩不理想,学习意志品质薄弱,整天小错不断,开始我是每每必痛批之,结果该同学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我改变了策略,我细心观察他的优点,有一节课的专注认真我马上表扬,作业质量有改善我立刻鼓励,同时对他的错误毛病只是点到为止。我发现他的语音面貌很好就让他晨读领读单词。渐渐地,他的态度有所改变,还报名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还积极参与苏州牵手联合国官员活动并且表现突出。
其实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基础和成长环境,因而学生的发展是多层面的,我们看一个学生有没有进步一定要纵向比,和他自己比较,你才会看到他的成长,他的进步,我想这就是所谓“蹲下来看学生”吧。

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而教师,是让孩子拥有自信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发挥自己的巨大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