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9-10-11阅读次数:5909
6月26日、27日,第十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山东省烟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我校孙景峰校长和郭大鹏主任参会,孙校长应邀做了《重构师生信息化素养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报告。
教育信息化势不可挡 教育部在关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 ?“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 ?“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 ?“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围绕这一核心内容,本次大会共分为九个主题,分别是智慧赋能·变革创新--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互联网+教育服务、高等院校智慧校园建构与应用、智能制造与产教融合、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信息技术引领中小学教与学方式变革、教育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等。
孙校长作大会报告
孙景峰校长做了题为《重构师生信息化素养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报告。
孙校长介绍了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顶层设计、建设情况、建设目的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教育的“变道超车”。 指出信息技术是实现研究型高中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 明确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五个方面的重要体现: ?一是让学习情境更加真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让研究过程更加直观,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三是让研究手段更加科学; ?四是让研究结果更加清晰; ?五是让资源查询更加便捷。 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师教的更加轻松,让学生学的更加有兴趣,让学生的研究更加科学,提升了学生获取和甄选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省实验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师生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基于大数据,分析班级成绩、分析学生成绩、将学生的错误率进行统计、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电子错题本,推送相关巩固训练,实现精准化教学; 基于人工智能实施智能化教学、科研、管理,学校搭建了智慧校园平台,包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平台,优化管理模式,创新教育教学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利用两类信息终端,一是固定终端seewo、大屏,二是移动终端pad,优化“面对面”教学、实现“背对背”教学,从而使教学突破了时空界限。 利用巡录播系统,提升了学校的管理质量,方便教师们进行网上研课、听课交流,实录教学全过程,形成了教学资源,方便学生们回看学习。 省实验中学, 正在真正让教育信息化2.0 变为现实!